<address id="v3pbj"></address>

      <address id="v3pbj"></address>

        您的位置:首頁 > 理論前沿 >
        為建成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政法保障 ——專訪瀘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峰
        www.glassfarthing.com 】 【 2022-07-20 10:06:54 】 【 來源:四川法治報

        1.png


          當前,全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努力奮斗。四川政法系統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擔當實干,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譜寫政法事業發展新篇章。

          

          7月20日起,四川法治報全媒體推出“市州政法委書記訪談”系列報道,展現我省各市州政法隊伍忠實履行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職責使命的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瀘州政法系統鉚足干勁,創先爭優,取得了公安“放管服”改革全省第一、建成全國首個白酒產業園區人民法庭、市檢察院獲評全國掃黑除惡先進集體、納溪區成功創建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等多項成果,各系統年度工作考核法檢兩院均排名全省第一,公安獲全省一等獎。這些亮眼成績,是平安瀘州、法治瀘州建設的生動詮釋,也是瀘州人民切實可感的法治溫度和民生福祉縮影。

          

          瀘州何以能?政法何所為?聚焦上述問題,近期,瀘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峰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以“瀘州政法要為促進共同富裕傳遞法治溫度,以法治力量守護民心”作出回答。他強調,一直以來,全市政法系統始終以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根本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瀘州正向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加速推進。為了實現建設創新引領經濟繁榮、體翼聯動高效融合、開放進取活力迸發、服務優質幸福生活、天藍水碧環境優美、文明和諧共治共享的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目標,瀘州政法機關將在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做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后半篇”文章,護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等發揮更大作用。

          

          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川南渝西協作機制構建

          

          2021年11月,《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獲得四川、重慶兩省市政府聯合批復。這意味著一張四川省瀘州市和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全域融合發展,面積達17026平方公里,覆蓋686萬人的發展藍圖正在川南渝西逐步繪就。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當需法治同行。圍繞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今年瀘州政法工作部署安排,要緊緊圍繞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這一奮斗目標,將政法工作與瀘州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規劃、發展需求相結合,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持續推動實現瀘渝政法工作全方位寬領域合作,努力構建“政策措施共商、平臺載體共建、風險隱患共防、突出問題共治、政法資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加強政策措施協同,推進協調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

          

          劉峰認為,三地政法部門應加強區域協作、促進區域立法協同和促進適法標準相統一,建立法律政策統一適用標準,避免出現“一地一政策”“一地一標準”的現象,從而進一步推動協作機制構建,釋放制度紅利。

          

          從整合到互補,從共建到共享,在川南渝西三地協同建立政法系統區域合作協調發展的路徑上,瀘州將于今年邁出堅實一步。劉峰告訴記者,按照《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要求,三地黨委政法委將探索制定出臺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政法領域深度合作方案,通過整合政法力量、強化能力建設等方式,聚焦營商環境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矛盾糾紛化解等重點工作,探索建立跨區域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矛盾糾紛聯合調解中心(民商事調解中心)、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推進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合作,實現多領域全方位無縫隙對接聯動。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瀘州

          

          以“小平安”匯聚“大和諧”

          

          2021年11月17日,瀘州市委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瀘州“全力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的預期目標并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瀘州。

          

          在劉峰看來,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瀘州的題中之義,在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化解影響安全穩定的各類突出風險,全面提升平安瀘州建設科學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為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其實踐路徑,是堅持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平安系統創建為抓手,不斷拓展平安瀘州建設的廣度和深度。

          

          作為瀘州市平安建設的一張名片,“石榴籽”調解于2021年入選最高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典型經驗與實踐案例》,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民族地區落地生根;“0證明城市”用“承諾”取代“證明”,邁出“放管服”改革突破性的一步……以此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有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今年瀘州目標如何?在矛盾化解上再加力、在風險防控上再強化、在公共服務上再提升,成為今年瀘州社會治理工作的主要著力方向。同時,圍繞“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群眾滿意度高”的平安創建目標,瀘州正全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平安創建工作新格局。

          

          劉峰告訴記者,今年瀘州將以基層平安創建為重點,積極支持平安縣(市、區)創建,組織開展“六無”平安村(社區)、平安鄉鎮(街道)創建。以行業平安創建為支撐,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交通”等行業領域平安創建。以單位平安創建為基礎,鼓勵和引導黨政機關、人民團體機關及基層、企事業單位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從而實現以“小平安”匯聚“大和諧”的平安建設目標。

          

          聚焦群眾反映突出問題

          

          做好教育整頓“后半篇”文章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群眾滿意率超過98%,位居全省第一。在省教育整頓辦反饋的第三方測評數據中,瀘州拿下了亮眼成績。

          

          談到群眾對于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的認可,劉峰認為,這與瀘州市政法機關始終堅持開門搞整頓,用情用心服務群眾服務人民密不可分。教育整頓不是關起門來“自說自話”,而是敞開門來“群眾評價”。據了解,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瀘州市縣兩級領導小組及政法單位深入開展“四川政法為民十大行動”,出臺瀘州政法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十三項舉措,同時走訪群眾5萬余人次,發放調查問卷1.2萬余份,深入聽取群眾意見、調研群眾需求?!伴_門搞整頓”在瀘州的生動實踐,帶來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切實解決,也帶來了瀘州群眾切身可感的新氣象、新變化。一系列民生領域改革成果,比如在全省率先建立見義勇為行為市場化風險轉移新機制,建立西南地區首個“無人車管所”,建立戶籍窗口入駐醫院機制,創新將醫療保障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等,釋放出瀘州政法為民辦實事的有力動能,也不斷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談及做好教育整頓“后半篇”文章,劉峰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鍛造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鐵軍,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始終是瀘州政法干警的奮斗目標。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劉峰指出,下一步瀘州政法機關將以做好為民實事持續鞏固整治成效作為教育整頓的重點任務:一是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緊推進執法司法責任體系改革和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二是恪守司法為民的根本立場,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最后,著眼于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瀘州市政法機關將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大對白酒等優勢產業和新興領域業態知識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力度,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的執法理念,有效保護各類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法治環境。

          

         ?。ㄋ拇ǚㄖ螆?法治四川新聞客戶端記者 劉祥玖 開永麗 蔣京洲 楊元祿)


        編輯:張子垚
        四川長安網版權所有
        久热久热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软件下载,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address id="v3pbj"></address>

            <address id="v3pbj"></address>